经报·66期|产业政策、自贸协定…印火力全开奔向工业化!
印 度 经 济 简 报
2022年第 10 期 · 总第 66 期
研究撰写团队
施兰茶 王凯文 彭珅
范衍 徐梅影 谢禹韬
责任编辑
顾青子 王娇杨 陈安澜
本期提要
建坝计划 | 印计划在“伪阿鲁纳恰尔邦”建造水坝以减少上游中国水坝活动造成的负面影响,但专家称中方影响或有限央地关系 | GST税改导致各邦财政更为依赖酒类税、燃料税,重构央地政府关系已成为莫迪政府当务之急贸易谈判 | 莫迪政府自贸谈判取得重大进展,印阿88天内完成自贸协定谈判,同时印澳也成功签署临时贸易协定丰田赴印 | 丰田斥资480亿卢比在印生产电动汽车零部件,该投资将创造新工作岗位,补全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印经贸
【对台合作】印与台当局考虑签订自贸协定,以进一步深化双边经贸关系,但法律差异、敏感领域保护等恐成阻碍
台当局新南向政策和莫迪政府东进战略正促进双方进一步深化经贸合作,目标开发印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巨大的国内市场。随着印电子芯片需求上升,莫迪政府正鼓励更多台半导体企业赴印投资,而对印合作也有助于台企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例如,台企富士康、纬创2021年获莫迪政府生产激励计划(PLI)参与资格。随着投资和贸易合作密切,印台双方正计划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并努力消除贸易和投资壁垒。但值得注意的是,自贸协议拟规定双方只对敏感领域引入有限保护措施,因此印台双方需认真审视其内部弱势产业,避免自贸协议直接冲击敏感领域。此外,印台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例如,莫迪政府在印专利法中引入强制许可制度,而这与台重视产权保护的专利制度矛盾明显。专家普遍表示,在启动自贸协议谈判流程前,印台需深入调查并明确双方法律差异问题,以便为各自企业提供基础服务保障。
——摘编自5月14日印度ThePrint新闻网
【替代困难】澳印签署经济合作贸易协定,印拟对澳削减进口关税,但协议性质、营商环境欠佳使印仍难取代中国
经十余年年谈判,2022年4月印澳经济临时合作贸易协定(AI-ECTA)终于达成。依据此协定,印拟于未来10年内对毛、小龙虾、矿产资源等自澳进口产品,取消征收近91%的关税。同时,印将在7年内逐步对蔬菜、谷物等进口农产品取消征收30%的关税。澳时任总理莫里森表示,印澳贸易协定是保持澳经济活力的关键。不过,诸多分析人士表示,尽管中印人口规模相似,印即使对澳签署历史性协议也无法成为澳大利亚的“新中国”。首先,中澳自贸协定是全面自由贸易协定,促成每年约1780亿美元的双边贸易。而AI-ECTA仅为印澳双方在签署全面自贸协定前的临时协议,覆盖范围较小且限制多。其次,AI-ECTA战略意义或高于经济意义。在全球地缘战略剧变和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背景下,印澳双方都致力于寻求供应链和贸易伙伴多元化,并携手对抗中国崛起。最后,印许多“制度空白”使已习惯严格监管的澳企难在印开展业务。虽然中印两国都存在权力寻租、官员贪腐等问题,但与莫迪政府不同,中国政府能高效解决此类问题。
——摘编自5月2日《南华早报》
【建坝计划】印计划在“伪阿鲁纳恰尔邦”建造水坝以减少上游中国水坝活动造成的负面影响,但专家称中方影响或有限
雅鲁藏布江全长2880公里,总流域面积58万平方公里,其中50%属于中国,34%属于印度,其余分属孟加拉国和不丹。中国“十四五”规划提议在雅鲁藏布江上游建一座大型水坝,这引起莫迪政府高度关切。作为回应,印宣布将在“伪阿鲁纳恰尔邦”建造该国第二大水坝,库容约100亿立方米,成本预计五千亿卢比。印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该工程或将有效缓解伪阿邦缺电问题,并防止上游中国水坝造成下游缺水或洪涝灾害。据悉,该大坝将利用河流季节性流量发电,而储水将用于旱季灌溉或环节洪水缓冲垫。然而,有专家指出,雅鲁藏布江入印水量大部分来自印本土降雨,因此中国建设水坝并不会对印产生重大影响,而中国拟利用的水资源并不会减小印方一侧河水流量。
——摘编自5月15日《铸币报》
战略宏观
【就业恢复】印4月新增就业数量达880万,创下2020年疫情以来新高,但求职人数飙升导致失业率仍进一步攀升
印经济监控中心最新报告显示,印4月新增就业数达880万,创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新高。不过,求职人数上升速度超就业岗位供给速度,进一步推高失业率。鉴于印人口变动趋势,单月新增劳动力理论上不超20万,这意味着4月新增就业需求大多为再就业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印总劳动力此前三个月内萎缩约120万。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工业和服务业是印4月创造就业的生力军,分别创造了550万和670万就业岗位,但农业领域4月就业数减少520万。随着印国内通胀攀升至8年新高,就业数量上升或将提高居民收入,一定程度抵消通胀的负面影响。
——摘编自5月16日《印度时报》
【央地关系】GST税改导致各邦财政更为依赖酒类税、燃料税,重构央地政府关系已成为莫迪政府当务之急
莫迪政府2017年推出商品与服务税(GST)改革以来,印各邦政府几近失去独立征税权,目前仅能独立向酒类、汽油等商品征税,两类合计占各邦总税收收入的三分之一,较GST税改前上升近25%。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酒类税收占各邦总税收收入份额较GST税改前增长近一半。2020年,在全印疫情封控背景下,各邦政府为维持财政收入规模仍允许酒类商店开放。此外,鉴于莫迪政府和各邦政府在征收汽油税时相互独立,双方从各自利益出发不断抬高税率,导致印居民不得不承担全球最高的燃料成本。然而,与众多专家建议相反,解决印各邦政府对酒类、燃料类税收依赖的关键或许不是将这两类项目纳入GST税收范围。当务之急是重构央地政府关系,增进互信和理解。莫迪政府只有更合理分配央地利益才能重获各邦政府对GST改革的信心。值得注意的是,进一步将酒类和燃料类项目纳入GST将使各邦财政更加举步维艰,加剧“财政封建主义”并放大央地间政治猜疑。
——摘编自5月12日《印度快报》
【加仓股市】投行Jefferies声称印仍是亚洲前景最佳的结构性成长标的,投资者应利用回调机会进一步加仓印股市
国际投行Jefferies全球股票策略师Chris Wood近日表示,印仍具有亚洲前景最佳的结构性成长潜力。虽然印经济当下面临诸多挑战,但Chris Wood建议投资者利用回调机会加仓印股市。他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经济衰退并未放缓莫迪政府推行结构性改革的步伐。近期结束的邦选进一步表明莫迪和印人党民众支持率持续走高,而这将增强投资者对印深化改革的信心。虽然印央行已开始收紧货币政策,但Chris Wood表示印财政政策仍将维持扩张。例如,莫迪政府税收收入2021-22财年同比增长34%,这足以证明GST税改成功。此外,他也认为莫迪政府的生产挂钩激励政策(PLI)有望振兴印制造业。虽然Chris Wood建议投资者超配印股票市场,但他也承认原油价格高企和印央行进一步加息或将冲击印股市。
——摘编自5月10日《金融快报》
政策治理
【棉花禁令】市场普遍预计莫迪政府将出台棉花出口禁令,这叠加美国干旱天气,恐推动棉花期货价格近期快速上涨
4月下旬以来,纽约棉花期货加速上涨,基准合约价格一度攀升至每磅155.95美分,较3月上涨约10%,较2021年底上涨约30%。造成近期棉花价格飙升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预期印或将出台棉花出口禁令,而印棉花出口量超全球总量的10%。尽管莫迪政府尚未宣布任何出口限制措施,但全球贸易商普遍预期印可能重演印尼4月下旬的棕榈油出口禁令。此外,美国作为全球最大棉花生产国,其持续干旱也严重影响产量。根据美干旱监测机构数据,美主要棉花种植州德克萨斯州大部分地区都处于“异常干旱”状态。此外,许多地区农民预判俄乌战争可能导致粮食短缺,而选择从棉花转向大豆种植,这进一步推高全球棉花价格。
——摘编自5月10日《日经亚洲》
【贸易谈判】莫迪政府自贸谈判取得重大进展,印阿88天内完成自贸协定谈判,同时印澳也成功签署临时贸易协定
在印度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签署《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CEPA)近3个月后,两国已着手加速落实协定内容。CEPA协定创印双边自贸协定谈判纪录:两国2021年9月22日正式启动谈判,并于2022年2月18日举行线上虚拟峰会正式签署。双方谈判代表表示,两国88天内完成全部谈判工作,专业起草人仅用四周就将谈判成果转化为一份801页的法律文件。根据自贸协定,印阿贸易拟在5年内翻一番,超过1000亿美元。其中,服务贸易将超150亿美元。在CEPA签署六周,莫迪和澳大利亚时仍总理莫里森签署《双边经济合作和贸易协定》。但与CEPA不同,印澳协定为临时协定,而签署全面自贸协定可能还需时日。值得注意的是,印此前历任政府始终难以在双边贸易协定谈判中取得进展,而莫迪政府通过降低预期、签订临时协定、逐步促进互信等方式取得重大成果。
——摘编自5月9日《印度时报》
【生产激励】莫迪政府生产挂钩激励计划在汽车、特种钢、太阳能等14个领域促成超2.34万亿卢比投资意向
莫迪政府为鼓励国内制造业推出的生产挂钩激励计划(PLI)已在14个行业内促成超2.34万亿卢比投资承诺。其中,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先进化学电池、特种钢、太阳能电池板为主要投资领域。莫迪政府预计PLI计划未来五年内可创造28.15万亿卢比额外产出,并提供645万个新增工作岗位。值得注意的是,莫迪政府为该计划提供总额约为1.97万亿卢比的财政支持。生产挂钩激励计划于2020年启动,旨在通过提供现金奖励等方式促进国内外制造企业在印投产扩产。印出口组织联合会总干事阿贾伊萨海表示,未来几年印PLI计划将持续帮助在印企业扩张产能,提升印占全球出口份额,并助力印企成为世界级供应商。
——摘编自4月21日《经济时报》
重点行业
【水泥行业】印阿达尼集团出价105亿美元收购Ambuja水泥有限公司63%股权,一跃成为全印第二大水泥生产商
瑞士建材企业豪瑞(Holcim Ltd.)拟作价约105亿美元,向印新首富高塔姆·阿达尼控制的阿达尼集团(Adani Group)出售在孟买上市公司Ambuja水泥的63%股份。作为交易的一部分,阿达尼将承接Ambuja对上市水泥生产商ACC Ltd.的控股权,并收购Holcim在该企业4.5%直接股份。成立于1983年的Ambuja具有3100万吨水泥生产能力,在印拥有6家综合制造工厂和8家水泥研磨设备。该交易将推动阿达尼从小规模行业参与者,一跃成为全印第二大水泥生产商。根据彭博亿万富翁指数,阿达尼拥有约1000亿美元净资产,取代安巴尼成为亚洲(印度)首富。阿达尼一直希望阿达尼集团能转身成为以信实工业为代表的跨行业巨头。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阿达尼集团谋求将业务重心从港口、发电厂、煤矿、可再生能源等传统领域向数据中心、机场、数字服务、零售、媒体等新领域扩张。
——摘编自5月15日《彭博社》
【丰田赴印】丰田斥资480亿卢比在印生产电动汽车零部件,该投资将创造新工作岗位,补全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丰田集团计划投资480亿卢比( 6亿美元)在印生产电动汽车零部件。5月7日,丰田基洛斯卡汽车公司、丰田基洛斯卡汽车零部件公司与印卡纳塔克邦签署总额410亿卢比的投资谅解备忘录。余下70亿卢比投资将来自丰田工业引擎印度公司。丰田基洛斯卡高管在采访时表示,这笔投资将为印创造约3500个工作岗位。随着供应链体系建立与完善,丰田预计今后将在印推出更多产品。此外,丰田正将其2050年碳中和目标与印全球制造中心战略相结合。根据Crisil预测,到2026年印汽车制造商或将从电动汽车业务中获益200亿美元。彭博社预计,到2040年电动汽车将占印53%的新车销售,而这一比例在中国将达77%。
——摘编自5月8日《彭博社》
【电力危机】热浪引发电力危机导致印多地采取拉闸限电措施,限电措施叠加原料价格暴涨严重干扰中小企业生产
印中小企业刚从新冠肺炎疫情和地缘政治危机中恢复,又被迫面对热浪导致的全国性电力短缺。由于许多火电厂煤炭库存处于临界水平,印各邦被迫采取拉闸限电等措施压低电力需求。停电使位于哈里亚纳邦马尼萨(Manesar)地区企业转向备用柴油发电机组。随着燃料价格飙升,包括马鲁蒂铃木(Maruti Suzuki)级别的主要汽车制造商也倍感压力。限电措施已导致古吉拉特邦纺织中心苏拉特(Surat)产量下降10%。南古吉拉特邦纺织加工商协会主席吉图拜·瓦卡哈里亚表示,除煤炭成本几乎翻倍外,染料、化学品成本也增加25 - 40%,二硫酸钠苏打、拔染剂等化学品价格更上涨140%-150%。随着水稻播种季临近,农业部门用电量也在逐步增加,或将进一步加剧全印电力危机。
——摘编自5月16日《商业标准》